2019年6月11日,何长溪主任、康蕾、王卫和、夏育新等党员老师再次奔赴陈郢小学,开展送教帮扶活动。
习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中写道:“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我校党总支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带着奉献于教育事业的那份初心,牢记党员教师的使命,对利辛县陈郢小学对口帮扶,进行送教下乡,精准支教。
利辛县陈郢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目前有6个班级,160余名学生,12名教师。在校学生多为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的校容校貌和教学设施设备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学校亟待提高师资力量,丰富教学资源。面对这些实际情况,党总支精心策划,进行精准支教,进行送教、送研、送活动。
何长溪主任面向全校语文老师开设小学三年级语文《槐乡五月》公开示范课。课堂上,他利用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用找关键词的方式,引导学生抓重点,品读文本中的槐乡美和学生美。让学生在反复接触课文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与感悟,促进对课文语言的内化与积淀。他不仅结合自己的城市学生的理解,又能从农村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不仅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更教给学生关于“花”的方法,让受教的学生有兴趣有方法,让听课的老师收获颇多。
何老师还面向全体班主任老师做了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讲座。讲座从班级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对学习环境的美化性以及对教室氛围的熏陶等方面,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向利辛县陈郢小学的老师们展示了小学部的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
何老师还强调班级文化建设要利用好教室的每一个空间,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用自己的才智与双手创设自己所欣赏的班级文化环境,让班级文化为学生的成长起积极的作用。
小学党支部康蕾老师面向全体老师做了《教研助师生成长》的讲座。讲座从研究新教材,制定学期教研计划讲起,到每位教师都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再到“传帮带”——新老教师结对,展示了教研中教师合作探究,共同提升的作用和意义。她又从课堂研究每学期都应有侧重点,精彩的学科活动能够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从而点明教研能够帮助师生共同成长的主题。
陈郢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师教研活动开展不十分正常,教师教研的理念和热情不高。康蕾老师的讲座让在座的乡村教师们明白了原来教研并不难,只要有心随时都可以做教研,随时都可能进步发展。
下午王卫和老师的《快乐足球》体育课,深深吸引着陈郢小学的学生们,虽然阳光强烈,虽然满脸是汗,但是仍然挡不住学生们对足球的热爱。从学生们的言语中得知,他们开设了体育课,但很少上足球课。由此也看出乡村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匮乏,这次王老师不仅给学生上了节精彩的体育课,而且还把工大附中带来的新足球赠送给了陈郢小学,王老师还和学生约定以后练好球技,来一场快乐足球比赛。
短短一天的送教帮扶活动,参加听课、教研和座谈的老师涵盖了学校的所有老师。活动开展热烈,研讨气氛浓烈。无论是教学、还是讲座或交流,活动都得到同行的好评、赞誉。参会教师表示:感谢附中同行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育技术、新的教研思路,并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增进同行的交流切磋,共同进步。
陈郢小学的领导老师对参与此次送教的党员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此次活动为“送教下乡,送研到校,送活动到学生,帮助了学生,指导了老师,活动接地气,有实效”。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校在自身繁重的教学活动中,安排优秀教师进行支教帮扶活动,让老师带着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带着结合实际的教研思想,带着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进行精准支教,同时陈郢小学老师乐业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也给支教的老师和附中老师极大的震撼,受到教育。(文/徐伟 康蕾 图/夏育新)